当前位置:首页 - 菌草资讯
南方地区发展菌草产业的潜力与应用价值
浏览次数:2次发布时间:2024-04-16 17:16:03
注:文章内容提及的菌草均为国家菌草中心海南基地繁育的纯正优质且独有的"黄金草"牌菌草,而非市场中的假冒菌草,请种养殖户切勿上当受骗,耽误种植时机。

我国南方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而喀斯特地貌又是以贵州为中心,包括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和广东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约12.96万k㎡,是世界上喀斯特发育zui典型、zui复杂、景观类型zui多的地区,堪称世界的喀斯特博物馆。

喀斯特地貌是由大面积的碳酸盐形成的。由于受当地气候条件、碳酸盐的岩溶作用和不恰当的土地利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出现石漠化,对当地群众的生存及农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该地区的贫困问题加剧。


喀斯特石漠化的危害


01.水土流失

土地石漠化使地表裸岩增加、森林植被减少,导致其调节缓冲地表径流的能力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地下径流变化幅度增大,土壤侵蚀性退化,使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直接后果就是土壤有机物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严重阻碍农业的生产。


02.土地丧失

土地石漠化导致喀斯特地区极其珍贵的土壤大量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保墒能力差,可耕作土地资源逐年减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在大部分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土地呈盆景状零星分布在裸露岩石中间,称为石旮沓土,农业生产方式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状态,这里种植的农作物单产量低,仅相当于平原地区的1/10。


菌草在南方地区的应用价值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优越的水热条件、气候类型为菌草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发展菌草产业的潜力巨大。


01.水土保持

菌草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是解决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的关键。

菌草草茎粗壮,叶片宽大,可以减小雨滴对土壤的冲击。同时,菌草根系发达,根须密集,从状生长,攀附土壤能力强,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溅蚀,减弱雨水对土壤冲刷,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据测定,种植菌草比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地表径流可减少30%,土壤侵蚀量减轻78%以上,土壤流失率相对减少97%以上,水流失率相对减少80%~91%,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4.46吨/亩。而且种植菌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加上其根系发达能形成众多的根瘤,与根瘤菌固氮共生,每年可固氮75~150kg/h㎡。

我国喀斯特地区的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无霜期长是菌草生长的理想场所。在该地区种植菌草,能短期内覆盖地面,对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径流量和泥沙冲刷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02.饲草作用

喀斯特地区农民收入有60%~70%来自养殖业。在喀斯特地区种植菌草当饲草发展畜牧业,能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菌草可作为食/药用菌以及养殖家畜的原料。菌草为速生优质饲草,其茎叶为家畜的优质饲料。利用菌草的高产性能,发展菌草可解决人畜争粮的问题。

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且贫瘠,不宜种植粮食作物,然而菌草对土壤要求低,经济效益好,在坡地种植菌草的产值高于粮食作物。加快菌草-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高效的绿色产业,是喀斯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贵州纳雍县董地乡400户农户种植菌草400亩,饲养肉牛1200头,每户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


在贵州纳雍县石漠化地区种植菌草效果显著


03.循环经济的作用

喀斯特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突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面临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

大力发展菌草产业,建立起“草—土—菌—畜—肥”循环绿色生产的模式,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畜牧业,加工业的发展,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菌草种植、菌草饲料加工业、食(药)用菌食品加工业以及包装运输业等与菌草相关的产业上来,拓宽了喀斯特地区农民的就业渠道,促进喀斯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种植菌草、发展菌草产业能够快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在短期内带动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兼顾生态和经济两大目标,是改变喀斯特地区贫困面貌的首选产业,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