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2《光明日报》第6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可以说,现在闽宁镇是菌草技术扶贫知名度zui高的镇了,国外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打电话来,问我是不是电视剧里闽宁镇的凌一农,我说我这个‘林’和那个‘凌’不一样。”林占熺一席话,逗得种植户刘昌富和大家都笑了起来。当天,埃塞俄比亚一家华人公益组织的负责人雷晓俊也赶到闽宁镇,就开展菌草项目向林占熺请教。
林占熺从菌草上折下一节,说:“大家看,这一节就是一个种子,往地里一插就行。用这种方法,在宁夏1亩地的草种可以满足150亩地的需种量。”
“过去跟着林教授种蘑菇,现在跟着林教授种菌草。”刘昌富1998年从老家西吉县的穷山沟里搬迁至闽宁镇,是追随林占熺二十多年的“铁杆粉丝”。
“那时候年轻气盛,跟家里老人吵了一架就跑来了,来时只带了一把铁锹,结果下车的时候还忘拿了,第二天去找也没找回来。”刘昌富说,“我记得可清了,身上只剩下五毛钱,有一个堂姐是先搬迁的,我去她家里时,她正在打儿子,说刚买的铅笔就弄丢了,我说别打娃了,就把仅有的五毛钱给了小侄子买铅笔。”
1999年,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来到闽宁镇,说:“昌富,你能不能带动十几户?”“我说没麻达,我们就开始种起了蘑菇。”刘昌富忆起往事,这些年,闽宁镇一天一个样,当初戈壁上建起的村庄发展成6万多人的新型城镇,过去“锅里少粮、缸里缺水、身上没钱”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变成如今的金沙滩。
这几年,林占熺在“以草代木”种植蘑菇的基础上,又提出“以草代粮”的理念:“我们国家养殖业要消耗大量玉米,巨菌草的粗蛋白含量高于玉米,在宁夏巨菌草的鲜草产量是青贮玉米的3倍左右。种2万亩菌草,至少是6万亩青贮玉米的产量,相当于增加了4万亩耕地。”
2020年,刘昌富种了200亩菌草。“秋天收割后,按450元每吨的价格卖了。我拿到73万元,刨掉流转费、水费、人工费、机耕费,净落37万元。”刘昌富说,“2021年卖得早了,按每吨400元卖的,后期都涨到了600元,因为种植面积扩大了,净利润也有40万元。”
挣了一些钱后,满怀感恩之情的刘昌富在闽宁镇自费投入130万元建设闽宁脱贫纪念馆:“我就是想把闽宁镇脱贫的历程记录下来,把福建援宁群体的事迹传承下去。”
的确,物质富有更要精神富足。附近福宁村24岁的何鹏飞走上与父辈们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宁夏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她zui早关于闽宁镇的印象源于父亲何世伟的讲述:“zui初,盖房的原材料要从3公里以外的地方购买。50斤重的水泥、白灰扛起来就走。10天时间,新房子的框架起来了。清晨感觉脚趾冰凉。低头才发现,一双新鞋的底子已被磨破了。”
何世伟说,过去在南部山区,不让孩子念书,尤其不让女娃念书。搬出来之后,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没有文化寸步难行,走一步路都得学会看路牌。
搬到闽宁镇,何鹏飞不用再像哥哥那样,天不亮就出发,上山下沟、翻山越岭去上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闽宁镇还没有柏油路,何鹏飞和小伙伴们排着队顺着一条石子路上下学。她时常穿一双妈妈做的布鞋,一天下来脚掌被石子硌得生疼。后来,沙石路变成宽阔的柏油马路,从家门口一直通到校门口。
假期,何鹏飞在家写论文。累了,她就沿着林荫道散步,经常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小学。校门口,她栽的一棵槐树,如今已有碗口粗了,枝繁叶茂。
何鹏飞所在的福宁村,本科以上的大学生已经超过100人,闽宁镇学生的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在永宁县名列前茅。
二十多年前,搬迁前的何世伟就喜欢在老家西吉县平峰镇南方沟村独自散步,去山上、田里,边走边看。搬到闽宁镇后,何世伟依旧喜欢到处走,骑上自行车,沿着街道骑一路、看一路,看沿线的酒庄、看生态园,看人来车往,看农民在葡萄架下翻藤掐梢。
今天,在闽宁两省区,始于扶贫的闽宁协作并没有因为全面小康的建成而告一段落,而是继续发力,进入了新阶段。双方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发力、单向援助转向双向互动、主攻扶贫转向全面协作。
从闽宁镇沿着贺兰山往北,石嘴山市在平罗县宝丰镇建起了菌草科技创新创业园。在林占熺教授指导下,这里正通过菌草种植、菌筒加工生产、菌草菇生产、菌物饲料、有机肥还田,构建起“以草代木”“以草代粮”的植物、菌物、动物循环生产的闭合菌草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