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回忆起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山海情》剧中名为凌一农的农技专家,原型就是林占熺。那次会见之前,菌草,正是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为“闽宁合作”打开了一扇门。那次会见之后,很快,林占熺远赴南太,由此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
“菌草学”的诞生
1983年,在福建农学院工作的林占熺,跟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长汀县。长汀县是福建省较早开始香菇栽培的地方,人们希望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
但是,栽培香菇通常需要先砍树,用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种了香菇,就少了树木,当地“菌林矛盾”突出,生态恶化。
来到长汀县河田镇罗地村,林占熺被眼前的情景深深触动了。这里的“悬河”高出两边耕地一两米,“悬河”四周山丘荒秃、植被稀疏、耕地沙化,一派凄凉。
“能不能‘以草代木’,减少对森林的消耗?”早在1971年,林占熺在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工作时,就萌生了这个念头。长汀县之行,让这个念头再次涌上他的心头。回到学校后,他一心扑到“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上。
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1986年10月的一天,实验室的培养基里长出了一朵香菇。林占熺用芒萁、五节芒等野草作原料,“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
回想起当年的场景,年过古稀的林占熺依然激动不已:“我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以后发展菌业,可以不用砍树了!”从此,“菌草学”这门新兴学科诞生了。
扶贫致富的“闽宁草”
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领导和推动下,闽宁两省区同频共振,确定了“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1997年闽宁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时任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和工作队员们跋涉千里,带着6箱菌草草种,来到固原市彭阳县推广菌草技术。
彭阳县冬天滴水成冰,昼夜温差大,林占熺担心影响食用菌生长,便建了半地下室菇棚,利用废弃的窑洞栽培食用菌。他和工作队员常常住在菇棚里,夜间起来检查菇房的温度变化。半年后,用作物秸秆栽培香菇、平菇、双孢菇等食用菌取得成功,但当地农民大多半信半疑。林占熺选了27个示范户,手把手教他们种蘑菇,这些农户当年的收入翻了一番还多。
1997年4月,林占熺(左一)带领科研团队首次在宁夏彭阳县试种菌草(资料照片)。
1998年10月,福建农业大学向福建省政府建议,利用包括菌草技术在内的多项技术,在宁夏实施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习近平同志对此作出批示,“菌草是我省之优势”,要求“扬长避短”,“要做自己‘拿手’的”。这为利用菌草技术开展对口帮扶宁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工作思路。
此后,林占熺团队长期坚持在宁夏贫困山区驻村驻点,菌草技术在9个贫困县大面积推广。到2007年,宁夏1.75万户农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年产值近亿元,菇农每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扶贫协作的一个重要产业,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告别贫困。当地一位老人为此兴奋地编了一段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共产党好,还是社会主义好。”
为表彰林占熺在菌草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2000年6月,福建省政府为林占熺记一等功。7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出席了颁奖会,他指出,福建菌草技术的优势在全国相当突出,要继续让它在扶贫致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林占熺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咐,带领团队继续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开展菌草技术扶贫,探索如何把西北地区的生态治理和菌草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
防风固沙的“安全屏障”
长期以来,林占熺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的一线,他的身影出现在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至今,林占熺的团队已筛选、选育49种菌草,菌草技术从zui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扩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材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众多领域。
2010年,林占熺团队在闽宁镇荒漠上种植的巨菌草,经专家验收亩产鲜草20吨,为黄河流域荒漠化治理和菌草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经过反复实验,林占熺发现,菌草不但能致富,还能治沙。“菌草生命力强、根系发达,有很好的固沙功能。菌草还有很强的固氮能力,可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林占熺说,巨菌草、“绿洲1号”等高产优质的菌草新品种已成为生态治理中的重要角色。
从2013年开始,林占熺和他的团队驻扎进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9年时间里,不断摸索用菌草防风固沙阻沙。第一年,他们种下的菌草在7次“死而复生”后,终于制服了流沙。林占熺还发现,“绿洲1号”菌草能耐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可以在黄河滩上安全过冬。
乌兰布和菌草防风治沙基地的试验结果显示,菌草成功固定了流动、半流动的沙地,2013年种植的菌草,其根系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固沙作用。并且,鲜草亩产量平均达12吨,一亩沙地种植菌草产值可达近3000元。在种植菌草后的沙地上栽培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长势良好。
今年6月8日,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4位脱贫攻坚领域党员代表与记者见面交流,林占熺就是其中一位。林占熺展示了乌兰布和菌草防风治沙基地的照片,并表示,要在黄河两岸筑起千里菌草生态安全屏障。
菌草的种子,越播越远
2018年11月14日,在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信使邮报》、《国民报》发表题为《让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扬帆再启航》的署名文章。
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18年前,我担任中国福建省省长期间,曾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我高兴地得知,这一项目持续运作至今,发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同巴新关系发展的一段佳话。”
菌草zui初与巴新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彼时,福建农林大学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国际菌草技术培训班,其中两位学员就来自巴新。
1996年,得知消息的巴新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亲自到福建,习近平同志接待了他,并派了林占熺去巴新推广菌草技术。
林占熺记得,当时他们到的示范基地还属于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不少人仍过着“吃饭一棵树,穿衣一块布”的日子。客观条件也不乐观,气候炎热,疫病流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机和网络,地处遥远的南太平洋岛屿上,同去的同志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并没有把握。但林占熺说,“这个项目可以接下来。”
1998年,我国外经贸部援外司把菌草技术列为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项目,并派出中国菌草技术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
在中国菌草技术援外的第一站,挑战和困难都是未知而全新的。“睡时穿衣,起床脱衣”,基地昼夜温差高达30多摄氏度,菌草育菇的气温条件达不到,国内的方法不适用。专家组只能就地取材,寻找本地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当地艰苦的条件下,专家组坚持了整整8年,在东高地省建立南太地区第一个菌草、旱稻生产示范培训基地,既成功发展了菌草栽培食用菌项目,也结束了该省没有稻谷生产的历史。因为菌草种菇管理简便,脱贫见效快,菌草生产随后扩展到巴新的三省十区,种出的菌草产品畅销巴新的莫尔斯比港、莱城、哈根等地。
2021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菌草技术是“以草代木”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
自2001年中国首个援外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建成落地,这一技术至今已推广至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合作紧扣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发展目标,为促进当地发展和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
菌草的种子由此越播越远。
菌草全球旅程,沿途播撒友谊
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颇为感慨:“我当国家副主席以后,到南太,到非洲,到南美洲继续推广菌草。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一株中国菌草的全球旅程,沿途播撒着友谊的种子。对于许多国家的老百姓来说,虽然未必去过中国,但一株改变命运的菌草,以及一群干到“月亮出来、黑灯瞎火”的技术人员,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这个遥远国度的善意和温暖。
巴新原国防部长专门为自己的女儿命名为“菌草”,并在报纸上公布。他说,我要让巴新人民记住,菌草是中国人民帮助我们的一个好项目。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少发展中国家政要慕名而来。在“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碑旁,他们种下一丛丛菌草,表达对中国的感激和敬意。
2021年3月29日,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林占熺(右二)与农户交流菌草种植技术。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从福建省为起点,走出福建到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走出中国到巴新、卢旺达、斐济、南非,30多年,菌草顽强地生长着。
从zui初几个人到如今近百人,这个孕育了中国菌草技术的菌草研究所也慢慢壮大起来。今天,所里的专家组深入中国乡村,奔赴世界各地,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畅想,关乎菌草产业更广的未来。
来自中国的菌草正展开一场世界旅行。扶贫减贫、生态保护、绿色能源……这些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则拓展着这场旅行的界限。“只要在需要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价值,这是一棵中国草,心系人类共同命运。”林占熺说。
未来,跨过南太平洋、沿着尼罗河畔、顺着黄河奔腾的方向、越过中国北境齐齐哈尔的冬天……他们还要和菌草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