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计划在全国推广种植50万亩,力争菌草新型产业扶贫格局的基本形成。”近日,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表示。
巨菌草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草1983年开始种植作为我国食药用菌培养基原料1988年,“以草代木”发展食用菌被列为“福建省科技兴农项目”,并在福建大规模推广。
之后,菌草技术相继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贫困地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福建省重点发展的新兴农业产业等。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巨菌草已经从当年的栽培食用菌这一“高新菌草”发展到如今的集优质牧草、生物保健、水土保持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身的“扶贫金草”。
多年多地的实践证明“菌草能够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林占熺表示,随着菌草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正逐步形成植物-菌物-动物循环、植物-能源-肥料循环等多种生态体系的生态农业,菌草扶贫的模式日益成熟,效果也逐渐显现。
林占熺举例说,陕西省延安市从2013年开始菌草引进试种,截至到2017年年底,种植范围已经覆盖到13个县区,种植面积达上万亩左右。
2014年,延安市在帮扶的低收入村洛川县朱牛乡进行试种,当年亩产达20吨,因为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千家万户都能参与而深受当地老百姓的青睐。下一步,延安市将着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菌草产业链发展,今年计划种植1万亩,五年内力争达到8-10万亩。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林占熺背着6箱菌草草种到宁夏彭阳县进行对口扶贫开始,菌草目前已在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31个省(市、自治区)的469个县(市、区)扎根生长,在生态建设、扶贫减困、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今年开始,巨菌草将开始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之路。据初步估算,2018年将有50万亩的种植面积。届时,菌草新型产业扶贫格局将基本形成。”
林占熺介绍说,接下来,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将通过技术无偿转移的方式,和陕西延安市洛川县、贵州遵义市务川县、贵州凯里市黄平县等地的贫困村共建合作,在今年之内实现整村脱贫脱困的目标。